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kN
5
朱令
6
张靓颖
7
抖音
8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9
@亘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kN
5
朱令
6
张靓颖
7
抖音
8
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9
@亘古
10
百度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呼吁四川大学澄清:1998年1月,川大有多少个“姜涛与爱人程月玲”?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多长高8厘米!国内知名专家首次公开“追高秘笈”!担心孩子长不高的家长速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两地同心,共创明天——专访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主席梁士琨
Original
世界轨道交通
世界轨道交通资讯网
2022-06-03
收录于合集
#香港
1 个
#轨道交通
163 个
#地铁
124 个
#港铁
1 个
两地同心,共创明天
——
专访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主席
梁士琨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在很多人眼里,被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是一座经济高度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这座城市不仅拥有着鳞次栉比的高楼、琳琅满目的商店,还拥有着如同城市血脉般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
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香港就开始大规划修建轨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为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也让当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内地城市羡慕不已。1997年香港回归,内地和香港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香港轨道交通企业开始参与祖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并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带到内地。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腾飞,高铁建设被提上议程,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这标志着香港正式纳入中国高铁网络,香港与内地将在新时代共享高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红利。
“无论是在回归前还是回归后,香港与内地在轨道交通领域始终都是团结一心、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这是我从事轨道交通行业35年来最大的感悟!”梁士琨在谈到香港和内地轨道交通交流合作时,眼中饱含着深情地感叹道。作为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主席,他亲身经历了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香港两铁合并、中国高铁建设以及两地携手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他被两地间如亲人般共甘苦、共患难的情意深深感动着,他向记者一再强调:“香港昨日的繁荣离不开内地的支持,香港的明天也将与内地手牵手一起走下去。”
香港轨道交通发展近况如何?两地轨道交通行业如何共同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未来两地如何交流合作?带着一系列问题,近日《世界轨道交通》记者对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主席梁士琨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
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香港与内地的通关口岸关闭,因此本次采访是以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尽管不是面对面的交谈,但梁士琨依旧做了充足的准备,将香港与内地轨道交通合作发展情况向记者细细道来。
“十三五”期间,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内地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步伐,无论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都是硕果累累。梁士琨竖起大拇指称赞叹道:“内地用一个五年的辉煌成就向世界证明什么是‘中国速度’,我作为一个香港人也感到满满的自豪。”他告诉记者,借着中国发展的“东风”,香港也不甘落后,在轨道交通建设和两地交流合作方面,同样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建设方面,香港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开通了广深港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南港岛线。广深港高铁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内地和香港共同修建。全长141公里,其中内地段115公里,香港段26公里。香港段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建设,委托香港的铁路企业设计、建设、测试以及试运行。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运营,这标志着中国高铁网络延伸至香港。香港可以通过广深港高铁通达北京、上海、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杭州、南昌、福州、厦门、汕头、贵阳、桂林、昆明等城市,到达内地40多个车站,大大拉近香港与内地城市间的时空距离。
南港岛线是香港第一个全自动无人驾驶的地铁系统,于2016年12月28日开通。全长约7公里,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沟通了港岛线金钟站和港岛南区海怡半岛站,途径海洋公园、黄竹坑、利东三站。由于是无人驾驶系统,列车的两端增加了开放式空间,让乘客可以享受特别的搭乘体验。南港岛线的开通让香港轨道交通网络正式覆盖全港18区,不但方便港岛南区居民出行,也促进了该区旅游业的发展。
梁士琨兴奋地表示:“我有幸参与了广深港高铁和南港岛线在线路开通前的试验阶段工作。这两条线路,一条反映了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水平,一条结束了香港没有高铁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历史,在我看来,它们都是香港‘十三五’期间极具代表性的项目,也是我身为香港轨道人的骄傲。”
除了轨道交通建设,“十三五”期间香港也加大了与内地交流合作力度。目前香港轨道交通企业在内地运营着2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这些线路分布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
此外,梁士琨还透露,随着经济的发展,内地城市纷纷上马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但由于起步得晚,在规划、融资、营运、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而香港轨道交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采用R+P(铁路+物业)或TOD 模式对轨道交通沿线周边产业进行开发;设立一套与经济表现、工资指数及生产力因素等经济数据挂钩的票价调整机制;以公私合营(PPP)模式进行铁路及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这些经验让香港轨道交通减少了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少数可以实现盈利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十三五”期间,香港轨道交通企业又通过与内地合作,把成功的经验带到了内地。如今在成都、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都有借鉴香港TOD 模式及R+P 模式进行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而公私合营(PPP)的投融资模式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地的轨道交通项目投融资环节上得以应用。
“广深港高铁将香港与祖国密紧相连,而香港先进的经验也助力着祖国轨道交通的高速建设。这一系列的成果充分表明了,香港与内地通过优势互补、共享机遇、共谋合作,走出了一条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梁士琨感叹道。
两地携手共渡难关
刚刚过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重创了世界经济。轨道交通产业作为全球制造业中的一员,同样遭受到了巨大打击至今仍未完全恢复。所幸,中国万众一心、排除万难遏制住了疫情,并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过去一年,梁士琨和其他香港同胞一样,高度关注内地疫情发展和抗疫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内地。他激动地对记者表示,疫情期间,香港与内地守望相助,联合抗疫。香港轨道交通除了积极配合特区政府防控疫情要求,开展多项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外,还在世界轨道交通产业链受阻的情况下,与内地轨道交通携手克服重重困难,抵御住了疫情对香港轨道交通行业的冲击,充分展现了两地携手同心的骨肉深情。
在防疫上,香港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购买了专业的消毒机器人,每日对列车及车站进行清洗消毒;配合疫情要求做好体温监测和人流控制;做好工作人员的卫生和健康工作等。此外,在疫情初期,考虑到口罩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运营单位还将一个地铁车辆段,改造成为口罩生产车间,以确保口罩供应。这些措施确保了香港的轨道交通在疫情期间依然能为市民提供卫生、安全的服务,维持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
在行业复苏上,通过加强与内地合作,加速恢复生产。梁士琨以自己的工作为例向记者介绍,他现在正全力负责一条重型铁路系统道碴及混凝土轨枕的资产更新工作。梁士琨由衷感慨道:“在这次招标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两地紧密合作的重要性。内地的经济快速恢复是香港轨道交通产业抵御疫情冲击的有力靠山,而香港企业依靠多年来在内地的耕耘发展,也拥有了可以运用灵活方式与内地企业进行合作的条件。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现在香港的轨道交通产业也已基本恢复正常。”
谈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时,他语重心长地表示,疫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灾难,香港与内地只有强强联手才能不被灾难所打败。接下来,后疫情时代的世界轨道交通市场充满了更多的未知,两地更要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全新的挑战。
把握机遇同创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也是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上升通道,中国的轨道交通也迎来新一轮规划建设发展阶段。对于香港而言,更要把握好“十四五”规划所带来的新机遇,走向新的繁荣。谈到香港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重心时,梁士琨结合自己的工作及思考从建设规划、技术升级、交流合作等方面向记者介绍: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面,“十四五”期间,香港规划建设两条轨道交通线路。一条是屯门南延线,该线路从西铁线屯门站向南伸延2.4公里,新增两个车站,包括屯门码头附近的屯门南站及在屯门河畔第16区的中途站。计划于2023年开工,2030年竣工。另一条是东涌线延线,该线路从现有的东涌站向西伸延约1.3公里至逸东邨,连接东涌西和东涌东一带的东涌新市镇扩展区。预计于2023年动工建设。两条线路建设完成之后,将为屯门及东涌当地居民提供更完善、便利的轨道交通出行服务。
科技升级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模拟
电子收费系统
——八达通,但随着新技术的兴起,新的支付方式被广泛应用,使用了30年的八达通开始落后于时代,不再适应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对此,香港轨道交通提出将采用数字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及二维码、手机支付等新兴科技对运营服务进行更新升级,为市民提供更加自动化、人性化的出行服务。
关于科技创新,梁士琨借着此次视频采访,向记者透露了他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尽管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危机,但危机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变化,蕴含着新的机遇。疫情加速了互联网线上业务的发展,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线上业务等正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人们不需要出门乘坐交通工具就能进行各种社会活动。“就像今天我们并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依然能借助视频网络进行采访。”梁士琨进一步解释道:“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在未来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将会有所改变,不再只是提供出行服务的交通工具,可能会成为一个提供综合服务的新系统。因此,借着此次疫情,我们更应该思考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道路在何方。”
交流合作方面,香港轨道交通相关企业非常期望与内地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作为中国香港铁道学会的主席,梁士琨也一直致力为两地搭建沟通的桥梁,让香港与内地的从业人员在多个领域进行常态化交流。接下来,学会的工作重点是为香港年轻一代轨道工作者提供更多与内地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介绍,近几年学会成立了一个年轻会员小组,让年轻一代从业者自发研究数字技术维护、新模式开发等他们感兴趣的轨道交通课题。今年学会也将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希望把让香港和内地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技术、探讨未来方向,促进两地人员共同进步。
梁士琨十分期待更多的香港年轻人可以积极融入祖国发展中,他特别强调:“学会将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香港轨道人参与内地建设,因为香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轨道交通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而内地还在发展建设中,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强烈,年轻人可以找到他们的用武之地,在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力量的同时,也能让这些香港年轻人更加了解内地,了解中国,积极与内地的年轻人一起拼搏奋斗、共创未来。”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视频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这位从业35年的香港资深轨道交通人对中港一心、共促两地发展的良苦用心。他介绍,历年来,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与内地合作伙伴共同举行了多次交流活动,包括第二十一届京、沪、粤、港币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十八期粤港铁路高级工程与管理培训班及多次的参观活动等。并且他一直大力支持《世界轨道交通》在两地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他向记者鼓励道:“多年来,中国香港铁道学会与《世界轨道交通》在共同搭建两地沟通桥梁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我们一起再接再厉,将中港合作一直延续下去。”
“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自开埠以来便与内地兴衰与共。过去的几十年里,两地轨道交通齐心协力,创造了轨道交通建设的‘中国速度’。未来,轨道交通行业也将联起手来,共同迎接新世纪带给中国的机会与挑战,让轨道交通的明天更加美好!”梁士琨充满信心的表示。
人物简介
梁士琨,
198
5年获得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学士,同年加入九广铁路公司见习轨道工程师,参与各项线路优化、轨道设计、施工方案。
1994年获得香港大学运输研究硕士,1990年代在九广铁路东铁线负责规划及兴建价值港币十亿元隔音屏障,2000年代初期负责规划及兴建价值港币三百亿元马鞍山支线工作,2005-2007年参与两铁合并办公室完成九广铁路公司与地铁公司的合并,此后继续担任港铁公司车务处多条营运缐路的维修及工务管理办事处职务。
现职港铁公司轨道资产更新项目经理并自2011年担任中国香港铁路学会主席。
往期
精彩
回顾
Day2|供电人的盛会,精彩纷呈,看看新时代供电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年终盛会|大咖云集共议轨道交通未来“发展、安全、智慧”
有轨电车堪称“王牌武器”——封面专访上海松江交投董事长徐军
下一站,“重庆记忆”——专访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峙
风雨同舟,携手海外——专访庞巴迪中国董事长兼庞巴迪运输中国总裁张剑炜
封面专访|以“新工科”走向“新基建”时代——专访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
封面专访|实力责任匠心,听铁五院汤友富董事长讲述勘察设计精神
封面专访|济南轨道集团董事长陈思斌--看济南如何以地铁梦促城市梦
封面专访|朔黄铁路公司董事长丁茂廷--看朔黄如何以文化之韵促发展之道
成都|大咖云集、群策群力,聚焦“新基建”、加速成网、智慧建造!
Day 2|聚焦建设与创新,探讨智慧工程新技术!
专题|新基建来袭,轨道交通发展审视
2
如何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时亚昕总工这样看
“轨道上的都市圈”如何建?朱敢平总工这样说
抗击疫情轨道人在行动——关于城轨交通行业抗击疫情短片素材征
封面专访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军
图文来源:《世界轨道交通》杂志
关注世界轨道交通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